尘肺与吸烟有什么关系?
肺尘埃沉着病又称尘肺病,简称“尘肺”,是一种肺部纤维化疾病。尘肺患者通常长期处于充满矿物质粉尘的场所中,因吸入大量粉尘,导致末梢支气管下的肺泡积存粉尘,一段时间后肺内发生变化,形成纤维化病灶。尘肺是我国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早期常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及咯血等症状,肺功能减退,晚期常并发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能伤害支气管上皮,导致吸烟者肺部的粉尘清除功能降低。目前,国内外有多项研究表明,吸烟是尘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发生尘肺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者。此外,由于吸烟与煤尘、矽尘、棉尘等相互作用,吸烟的尘肺患者的支气管黏膜进一步被破坏,免疫细胞功能减弱,易发生肺和支气管感染,故肺功能损伤更严重,呼吸道症状的发生率更高,且吸烟年限、吸烟量与呼吸道症状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吸烟亦能增加尘肺患者罹患肺结核的风险。
尘肺患者必须戒烟。美国肺脏协会建议,对于吸烟的尘肺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应戒烟。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的《尘肺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明确指出,尘肺患者应加强自我健康的管理能力,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戒烟、避免生活性粉尘接触、加强营养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