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华医学健康科普知识库| 退出登录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热点   >  文章详情

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8日 16:07 作者:潘苗,高昶,张三强 单位:中华医学会
收藏

我们遇到危险时,会本能地感到害怕、担心、紧张、恐惧,呼吸、心跳加快,骨骼、肌肉变得紧张,胃肠道受到抑制,听觉可能变得比以前增强。此时,全身所有器官系统在大脑支配下重新分配资源,目的就是自我保护。突发应急事件就是一种危险状态,当大学生处于应激状态,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常见的情绪包括恐慌、担心、焦虑、猜疑、愤怒、攻击冲动等,适度的情绪压力是有好处的,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远离危险,但过度的负性情绪会有损我们的健康。无论你出现任何情绪,这些都属于你正常的心理情绪反应。应理解、识别和接受自己的这些情绪,不要否认和排斥它们,尝试通过应激事件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而避免被情绪所控制。

以新冠疫情为例,首先,大学生需要明白,虽然COVID-19是一类传染病,且传染病的暴发的确会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心灵的创伤,因而产生害怕、担心、紧张、恐惧或消极的情绪都是十分正常的。紧张、害怕能够降低我们暴露在病毒中的危险,所以,这些情绪反应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即使发现自己情绪异常,也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不必对此有过多的心理负担。这些情绪改变都是人面对压力时出现正常的反应。接纳这些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对所有的负面情绪听之任之,一定要对自己的心理或情绪状态有一定的监控,注意分辨自己是否有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可以与自己以前的心理情绪反应,或者与同学、朋友对比一下。评估自己是否已沉浸于某种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自己对疫情的看法、信念是否有不合理之处,自己的生活习惯、行为轨迹是否出现大的波动,再确认自己是否有失眠、郁闷、易伤感等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如果这以上几个方面均与之前有很大不同,那即是情绪反应过度,一旦影响到正常学习及生活,就需要及时调整或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