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华医学健康科普知识库| 退出登录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热点   >  文章详情

创伤后应激障碍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8日 16:08 作者:马静,王长虹 单位:中华医学会
收藏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遭受强烈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性的精神障碍,以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当PTSD症状在创伤后立即出现,在3个月内逐渐消失,称为急性PTSD;超过3个月症状仍未消失,则称为慢性PTSD。慢性PTSD处理不当,将可能持续数年或数十年,甚至影响患者一生。此外,还需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的症状并非一开始就会显现,症状有时在受创后半年或更长的时间才开始出现。

张本等的研究表明,唐山大地震22年后孤儿PTSD的患病率高达23%。PTSD儿童中50%~75%的患者症状会延续到成年后。PTSD常见的主要症状有以下3个。

1.反复重现创伤性的体验 反复重现创伤性的体验,即对创伤事件的重复体验或梦魇。尽管患者对经历的事件极不愿想起,但却不自觉的反复回忆当时的痛苦体验或反复发生错觉、幻觉,形成创伤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如“闪回”)。

2.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活动 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活动主要以社会生活退缩症状为主,患者努力回避能唤起创伤的一切活动或处境,如与旁人疏远,与亲人的感情变得淡漠,对未来失去希望,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等。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常伴有神经兴奋、对小的事情过分敏感、注意力集中困难、失眠或易惊醒、激惹性增高、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表现,严重时可引起人格改变。

但是,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且年龄愈大,重现创伤体验和易激惹症状也越明显。成人大多主诉与创伤有关的噩梦、梦魇,儿童由于大脑发育尚不成熟、词汇不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常无法清楚地叙述噩梦的内容,时常从噩梦中惊醒、在梦中尖叫,并伴有头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国外研究认为儿童重复玩同种游戏可能是闪回或闯入性思维的表现之一。

Catherine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PTSD的表现不同。①学前儿童的表现:急躁、呆滞、睡眠失调与畏惧夜晚、发展退化、过分依恋他人;②学龄儿童的表现:拒绝上学、在家或学校出现攻击行为、在同伴中退缩、注意力下降、成绩下降、胃痛、头痛、害怕睡觉;③少年期的表现:自伤行为、有自杀的倾向、分离症状、丧失现实感、物质滥用。

赵丞智等研究发现,PTSD症状频率较高的为重现创伤感受、警觉性过高、强烈的生理反应、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烦恼及反复闯入的痛苦回忆,出现频率较低的症状为情感麻木与回避。刘贵浩等在2003年对受灾地区儿童做心理干预,研究分析发现最常见的创伤反应包括伴有创伤体验的噩梦、过分依恋他人(尤其是父母及与其亲近的人员)、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退缩行为、害怕黑夜、易激惹等。典型的调查应急事件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如下:

绵阳市中医院通过调查100例3~14岁门诊及住院儿童,发现汶川大地震对儿童心理行为活动的主要影响表现为紧张恐慌、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说梦话、尿频、遗尿等,以上均为儿童急性应激反应的表现。

2003年在非典疫情期间对西安20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抑郁评分在性别、年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调查结论得出,性格外向者受疫情影响较小,情绪不稳定者受影响较大,提示非典疫情对小学生的影响主要与其个性特点有关,与年龄与性别关系小(抑郁除外)。有11.12%小学生发生中度以上的心理症状,其中恐惧的检出率高达16.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从2019年12月开始并在全国迅速蔓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危害。由于生活常规的改变和对疫情认知的受限,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龄前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多地表现为生理和行为的改变。受疫情影响而长时间不能外出,同时受到成人的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感染,儿童可能出现烦躁、进食差、过度哭闹、过分依恋父母或照料者、睡眠问题等反应。学龄期儿童可能出现反复询问疫情相关的信息,过分紧张、害怕。和同龄儿童的互动减少,感觉无聊或沉迷于电子产品。青少年最常出现的是焦虑、对学业的担忧、抑郁、愤怒等情绪,部分青少年会沉迷于电子产品、网络游戏,也有可能会出现攻击或冒险性行为。

小结:人的生命全程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但处于不同时期的个体有其鲜明的心理特征,在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等心理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不仅如此,与成人相比,儿童青少年在年龄与社会阅历、外部资源与社会支持系统、情绪调节能力上处于劣势,使得他们难以做到像成人那样有准确客观的认知,从而积极合理的应对突发事件。造成儿童青少年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因素的多样性。造成这些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孩子自身的易感因素。此外,既往有无相关精神疾患史对孩子在突发应急事件中发生心理疾患的易感性造成影响。由于突发应急事件具有突发性与破坏性,儿童青少年可能出现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反应。

(王长虹 邓 叶 胡家文 肖帅军 武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