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华医学健康科普知识库| 退出登录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热点   >  文章详情

焦虑状态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8日 16:07 作者:李晏,张建宏 单位:中华医学会
收藏

焦虑可能是应激反应的一部分,也可能是独立的焦虑症状,或是对手术、身体康复的焦虑。表现为:①经常或持续的焦虑、紧张。②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症状。③警觉性增高、运动性不安。处理原则:抗焦虑药物可选用帕罗西汀或文拉法辛,但这类药物通常起效较慢,需要使用2~4周。抗焦虑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头晕、头痛、恶心、心慌等,服药者通常在1周内能适应。个体在焦虑状态早期可以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其可起到快速改善焦虑症状的作用,可口服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奥沙西泮,使用2~4周后逐渐减量直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