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援助热线服务规范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指导手册(试行)
心理援助热线咨询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提供心理援助最便捷、可行的方式。开设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可以为处于疫情不同层面的公众提供心理服务,包括心理支持、情绪疏导、情感支持、危机干预,促进求助者情绪稳定,维护心理健康。
咨询流程
心理援助热线上接到的心理咨询,咨询员需按以下流程进行。
一、上线咨询前的准备
1.咨询员要提前做好身心准备,以精神饱满、积极的状态为来电者提供服务。
2.接受过心理咨询相关培训。
3.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件及知识,掌握有科学依据的科普信息及政策。
二、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 建立关系
1.与来电者建立信任、融洽的咨询关系。信任、融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效果的关键要素。
2.恰当解答和应对初始阶段来电者对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及咨询员资质、个人信息的提问。
3.以真诚、开放的态度,专业的咨询技巧,陪伴来电者应对挫折,获得自我成长。
第二阶段 情绪舒缓与问题识别
1.在情感支持的基础上,使用开放性提问方式,鼓励来电者谈出自己的情绪与困扰,咨询员要聚焦在当下,澄清并识别出来电者此时最困扰的问题。
2.对来电者的倾诉与表达给予耐心的倾听和积极的回应,并给予情感上的理解与支持。
3.评估来电者近期的情绪状态、生活状况,饮食、睡眠等情况。了解相关问题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引发当下困扰的相关因素。
4.如来电者咨询的问题跟新冠肺炎疫情有关,评估其对当前自身状况及新冠肺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评估其是否存在认知偏差,确定解决问题阶段需要讨论的方向。
第三阶段 评估消极观念和行为风险
1.正确判断来电者自杀风险等级
(1)有念头无计划(无计划或计划不具体);
(2)近期不会实施(计划实施的时间大于1周);
(3)近期可能实施(大于3天,小于1周);
(4)即将实施(3天之内);
(5)刚刚实施(咨询前2个小时或咨询时正在做);
(6)2周内自伤、自杀行为(来咨询之前2周内)。
2.如为高危来电者,按高危处理流程及原则处理
(1)表现出冷静、非评判性、专业能力和真诚的关注;
(2)与来电者建立起信任的和谐关系;
(3)对于无望、无助、无价值、自我隔绝和恐慌的感觉保持警觉;
(4)向来电者传递出对其强烈感受和绝望感觉的理解;
(5)表达适度而非过分的关注;
(6)假设来电者对于自杀处于矛盾状态而不是下定决心要死;
(7)提醒来电者他(她)给心理援助热线打电话就是寻求帮助的表现;
(8)告诉来电者他(她)不再孤独,你们将一起探讨其他的选择;
(9)如果在咨询过程中没有实施自杀,通过发掘来电者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帮助其获得掌控感和改变的动机。
第四阶段 问题解决阶段
1.针对来电者当前困扰引发的因素,与来电者一起进行讨论。
2.识别来电者内、外部资源,自己能做哪些努力改变现状,可以向谁寻求帮助,找到解决困扰的方法。
3.鼓励来电者理性看待疫情。对于来电者表现出来的合理认知和积极的应对方式给予肯定和鼓励。
4.如果来电者的反应超出正常范围,建议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就医。
5.鼓励来电者在目前疫情的环境之下尽可能保证充足的休息、规律饮食及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度地运动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6.建议来电者适度查阅相关官方信息,避免因不实信息、信息过载导致的过度恐慌。
第五阶段 总结结束咨询
1.可以让来电者对本次所谈的内容进行总结,或由咨询员进行总结。
2.评估来电者掌握谈话要点的情况,适当地给予补充和调整。
三、咨询结束后工作
1.如有危机或特殊情况,及时逐级上报。
2.预留几分钟让自己放松调整后,准备处理下一个线上咨询。
3.对于有困惑的案例,请简单整理,上报河南省心理咨询中心(0373-3373955),由咨询中心组织案例讨论和督导。
4.每天当班人员均需统计自己班次上处理的和疫情有关的咨询,填写疫情咨询登记表和信息汇总表,上报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