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怀疑我患了子宫内膜癌,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或排除呢?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
当临床怀疑子宫内膜癌时,医师会借助一些适宜的器械和工具,获取子宫内膜组织样本,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子宫内膜病变的种类和性质。
临床常用方法如下。
(1)诊断性刮宫:经阴道和子宫颈管,将锐利的专用刮匙置入子宫腔,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常用的方法,简单易行,兼具良好的止血功效,尤其适用于大量阴道出血的紧急处理。刮宫时如果给予一定的负压吸引,可使内膜刮除得更加全面、彻底,止血效果更好。
(2)分段诊断性刮宫:对于怀疑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为区分和判断是否存在子宫颈管肿瘤,常需施行分段诊断性刮宫。即在所有器械进入子宫颈管和子宫腔之前,先进行子宫颈管搔刮,将子宫颈管和子宫腔的组织样本分组送检。但由于子宫颈管所取得的组织标本极有可能是子宫腔细胞和组织脱落而来,难以准确反映疾病的真实状况,故目前对于分段诊断性刮宫的结果存在争议,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少,其结果仅供参考。
(3)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先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子宫颈管及子宫腔表面情况后,退出宫腔镜,再行诊断性刮宫。如需行分段诊断性刮宫,则在扩张子宫颈和置入宫腔镜前,先行搔刮子宫颈管,标本分组送检。
(4)宫腔镜检查+直视下定位活检:部分宫腔镜检查鞘的侧孔可同时放入活检钳/活检剪,在宫腔镜直视和指引下,对子宫腔赘生物或可疑病变部位的内膜组织进行针对性的取材活检,可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和准确性,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