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华医学健康科普知识库| 退出登录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热点   >  文章详情

确诊重型患者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8日 16:08 作者:王华丽,于恩彦,汤艳清 单位:中华医学会
收藏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确诊的重型患者均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同时接受呼吸支持、抗病毒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隔离治疗导致的环境变化和突如其来的多种治疗手段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都是重大的心理应激,可能会导致其出现诸多心理应激反应,需要及时识别,并科学应对。

1.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重型患者?

•重型患者是指患者符合下列任何一条者。

□出现气促,呼吸节律(respiratory rhythm,RR)≥30次/分。

□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

□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注:高海拔地区应进行校正)。

□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

•危重型患者是指患者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出现休克。

□合并其他器官衰竭需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监护治疗。

2.确诊重型老年患者可能出现哪些心理应激反应?

•焦虑、恐惧:脱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与家人分离的孤独感容易让患者产生紧张、不安、对自身状况的过分担忧等焦虑情绪;当接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等必需的治疗手段后,焦虑情绪可能加重,严重时会出现恐慌、绝望情绪。这些情绪会让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甚至呼吸窘迫,进一步加重躯体疾病。

•睡眠紊乱:如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早醒、睡眠时间减少等。

•不配合医疗、攻击行为:如试图移除鼻导管、面罩甚至拒绝吸氧,拒绝生命体征监测,拒绝药物治疗等。少数可能会出现攻击倾向及行为,如试图伤害自己、结束自己生命,以及对医护人员进行言语和人身攻击等。

3.确诊重型老年患者可能出现哪些精神行为异常的表现?

谵妄是老年患者受疾病导致的低氧血症、感染、水和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等因素影响最常伴发的精神行为异常综合征,尤其是危重型患者和之前患有其他疾病的重型患者,有很大风险会出现谵妄。

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是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器质性脑综合征,在住院患者中多见,老年人特别容易发生。

谵妄的临床特点具体如下。

•起病急剧,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突然出现意识不清。

•患者在意识清晰度水平降低的基础上,出现大量生动、形象、带有恐怖性质的错觉和幻觉(幻视常见)。

•思维方面表现为言语不连贯,片段的被害妄想,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丧失,记忆及理解困难。

•行为方面多伴有紧张、恐惧、兴奋不安、行为冲动和杂乱无章。

•睡眠-觉醒节律的改变,如昼轻夜重、白天昏睡、夜间兴奋躁动不安等。

•谵妄患者常反复交替波动出现兴奋不安、尝试拔除鼻导管和监护设备等激越行为,以及昏睡、反应下降等症状,可能加重躯体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4.确诊重型老年患者出现心理应激反应的应对方式有哪些?

•积极调整情绪: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及时给予床边心理疏导,鼓励与外界亲人保持联系,获得支持;沟通或协助传递信息以减轻孤独感;对于焦虑、恐惧情绪明显的患者,可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必要时请精神科会诊,辅助应用药物治疗。

•合理面对睡眠:让老年人认识到没有必要因为短期失眠而过分焦虑;对于夜间睡眠不足的患者可以通过白天的“小憩”达到休息的目的;必要时可请精神科会诊,短暂使用少量对呼吸抑制作用小的催眠药物改善睡眠。

•缓解气氛,避免冲突:医护人员要形成防范意识,不要被患者的行为影响,尤其不要正面冲突。在理解患者的前提下通过言语上的沟通来镇静、安抚患者,对配合医疗的行为给予积极鼓励;有条件者可请相关精神科专业人员介入评估自伤、自杀、攻击风险并给予心理干预。

5.确诊重型老年患者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该如何处理?

对于重型老年患者,出现谵妄可能是其病情加重、转为危重型甚至危及生命的先兆风险。因此,当患者出现谵妄时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积极治疗。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确保体温、心率、血压、呼吸平稳;保证血氧分压正常;纠正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保证摄入量、营养。

•寻找并去除谵妄病因:尽最大可能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对症处理躯体并发症;积极抗感染治疗。

•尽可能提供适宜的环境:尽可能降低隔离病房的环境噪声;确保夜间相对安静和灯光温和。

•适时使用精神药物:及时请精神科会诊协助治疗;原则上对症状轻微的患者以给予观察、安慰为主;必要时使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一般情况下慎重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

•必要时可进行保护性约束:当患者兴奋、激越、躁动的行为严重且其他控制方式无效或无法实施时,可由经过训练的人员临时给予保护性约束,以床边约束为优先考虑;一旦症状好转应尽可能及早解除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