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华医学健康科普知识库| 退出登录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热点   >  文章详情

恐惧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8日 16:07 作者:李晏,张建宏 单位:中华医学会
收藏

恐惧指面临具体不利或危险的事物、处境时产生持续的惧怕与回避的现象。正常人在面对危险的事物或处境时会出现恐惧。病态的恐惧是指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现实威胁不相符的恐惧反应。轻者表现为提心吊胆,怕被传染,时刻关注自己有无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重者表现为极度害怕、狂奔呼喊、精神极度紧张,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或困难、出汗、四肢发抖,甚至大小便失禁。更严重者可以出现惊恐发作,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个体出现心悸、失控感、濒死感、昏倒感,精神极度紧张不安,常感觉自己不行了,需要急诊抢救。个体明知没有必要,但难以控制自己,常出现抵抗、逃避或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多种多样,对人多拥堵的公共场所或空旷场所的恐惧称为广场恐惧症;在社交中对人的恐惧称为社交恐惧症;对物体(动物、血液、尖锐物体)、情境(高空、幽闭、黑暗、电闪雷鸣、有传染病的场所)的恐惧称为单纯恐惧症。例如,恐惧症患者不敢接触他人碰触过的物品,不敢去医院,恐惧自己被传染,看到全面防护的医护人员、不戴口罩的人员或到人多的地方就害怕、紧张、心慌、呼吸不畅、想要逃离;相关工作人员入户排查时抗拒与其近距离接触,一旦近距离接触就感到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