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华医学健康科普知识库| 退出登录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热点   >  文章详情

恐惧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8日 16:07 作者:李晏,张建宏 单位:中华医学会
收藏

案例9:我为什么不断有各种消极的想法冒出来?

某女,基层工作人员,47岁,负责发放物资。担心自己每天接触那么多人,会不会感染,总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宁,不断有许多消极的想法涌上心头,害怕自己被感染或自己感染后再传染给家人,有时还伴有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腹泻等躯体不适,不想出门,不想上班。

答:求助者的症状或表现是人们遇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突发应急事件的正常反应。社区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经常面对很多不同的人和社区里的突发状况。在疫情的影响下,社区工作人员常见的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抑郁等,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人们面对危险时,内心充满了强烈的不确定感、失控感、无力感,在这样恐惧的状态下,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哭闹、发怒、攻击行为等各种各样的手段来缓解这种不适,会对周围人造成伤害。恐惧也是一种情感卷入,卷入的情感越多,内心损耗就越大。

在该案例的治疗过程中,心理工作者使用个人中心治疗,以真诚、尊重、信任、温暖的态度陪伴求助者,通过对求助者共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鼓励、自我暴露等技巧,引导其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促进求助者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同时帮助其发掘自身的内外部资源,面对和解决情绪困扰,获得个人成长。赋予恐惧正性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求助者更加了解自己,促使其创造更有意义的生活。

案例10:我为什么特别害怕接触陌生人?

某男,社区工作者,39岁。其每天都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没有专业的防护物资,特别恐惧去接触陌生人,害怕被感染。其有一次因为不能够及时帮助疑似感染的居民去医院检查,而被患者家人找上门,患者家人情绪激动、又打又骂,极度心理恐惧致使其在之后很长时间里看到有人找到社区连门都不敢开,每日都处于担心社区工作不到位、害怕居民不理解的恐惧中,身心健康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答:恐惧是指受到了惊吓或威胁而产生的内心不安、害怕、慌乱的状态。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所有人都有可能感染,恐惧源于人们对生存的欲望和对死亡的焦虑,以及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不确定感。在疫情发生之后,口罩、酒精、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物资匮乏,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居家隔离,生活和工作受到限制,失去自由,这是人们对疫情恐惧的另一个原因。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社区工作人员不仅要承受心身超负荷,还有可能会因为面对情绪失控的民众而心生恐惧。恐惧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当恐惧处于适度时,会让人提高警惕,尽可能减少出门,不得已出门时做好防护措施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当恐惧过度强烈时,会让人持续处在惶恐之中,内心变得脆弱、敏感。应对本案例,心理工作者帮助其认识到事件、认知、情绪、行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引导其发现并调整自己的不合理认知,促使其从思维的陷阱中走出来,赋予其生活积极的意义,以及更多的能量和资源。

求助者应对:①通过官方网站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在工作中做好自我防护。正确面对疾病,保持积极心态。②学会表达情绪,接纳自己的恐惧情绪,认识到这是人们面对危机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可以通过向家人、朋友等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并感受内心焦虑、恐惧时身体的反应,可以使情绪问题得到缓解。③劳逸结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学会放松自己的心身。④规律饮食,保证休息,适当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的可能性。⑤如果自身无法调节焦虑、恐惧情绪,应积极向朋友、家人及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也可以及时向工作单位报告自身的情况,若情况允许,可以暂时脱离工作岗位。通过倾诉、自我调节等方式调节情绪后,若仍存在多疑等情绪,且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则须寻求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