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一些个体在压力之下出现了各种强迫症状,比如无休止地洗手,总感觉病毒洗不干净,对自己和周围环境过度使用消毒剂,自己也想控制,但是控制不住,明显干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而另一方面,在新冠肺炎的防疫要求之下,一些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合理的具有仪式化的行为,比如适时洗手和酒精消毒,每天定时给居室通风,乘坐电梯尽量不用手直接触碰电梯按钮,包括电视节目上经常能看到的医务人员进出隔离病房穿脱防护服的程序绝对不能乱等,可能使一些个体产生“误解”而强化和诱发强迫症状,比如误认为我以前的强迫症状是有道理的,或者使原先罹患强迫症或者具有强迫人格特征的个体强迫症状加重,比如反复消毒、反复洗手,消毒和洗手的时间和次数明显超出了实际需求,欲罢不能,导致身心疲惫,无法做应该做的事情。那么,假如出现了强迫症状,我们如何应对?
1.正确认识“仪式化行为”
在特殊时间和地点,比如隔离病房、发热门诊、手术前等,这种按程序洗手、消毒的行为是合理的,必须严格要求。但是我们生活在日常环境之中,即使是在疫情紧张的这段时期里,按照要求,做好一般性的防护即可。比如出门戴口罩、正确洗手、消毒,居家科学通风,同时也需要营养均衡,心理稳定。既不过分强化病毒无处不在和杀伤力惊人的灾难性感觉,又不低估我们正常科学防护手段对病毒的有效拦截的能力,不寻求以完成强迫行为来追求自己绝对化的放心和安全感,因为这样做反而会适得其反。
2.强迫症状的认知应对
首先,应该接受强迫症状的存在,而不是总想将这些症状排除到意识之外,接受症状而不是克服和战胜症状;其次,在接受的基础之上,对一些强迫性的动机和观念刻意忽视,不予回应,既不对其反感,又不轻易屈从强迫观念去完成强迫行为;最后,鼓励运用升华的方式,比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微信交往、家庭内部的徒手无器械锻炼、听音乐放松等。一定要让自己身体动起来,“大灾之下,是时候该做些什么了”,这样会无形中转移注意力,增强自控感和自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