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华医学健康科普知识库| 退出登录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热点   >  文章详情

医疗护理人员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8日 16:08 作者:王华丽,于恩彦,汤艳清 单位:中华医学会
收藏

1.医疗护理人员为什么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

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需要面对一系列一般大众难以想象的心理应激,如担心被感染、与家人分离、家人的不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面对患者死亡的自责情绪、高难度的救助工作、临时换班、临时调动工作地点、超负荷的工作量、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同时,疫情期间,面对不断剧增的患者,医护人员严重不足,医疗资源匮乏,每个医护人员在不能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长时间参与高强度、高应激的工作,休息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精神和身体都极度疲惫,而这种身体的透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很多医护人员身体还没有恢复,就必须继续参与下一场救治。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周而复始的高强度工作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

2.医疗护理人员会出现哪些心理应激反应?

•认知方面:主要表现为不安全感、缺乏自信、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麻木等。作为直接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接触的一线人员,随时可能被感染,因此,会出现极度的不安全感。长期高强度的救治工作,使医务人员的身心难以得到充足的休息,长期处于疲乏之中,容易出现认知改变。

•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无助、无望、担忧、紧张、恐惧、沮丧、悲伤、愤怒等。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高传染性,特别是防护用品缺乏的现状,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的情绪,无法专心投入工作。面对疫情的暴发、不断增加的患者、长时间高强度的救治工作,医务人员会出现无助、抑郁、绝望的心理。当治疗无效时,会感到自责、悲伤。

•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少言寡语、爱发脾气、暴饮暴食、强迫行为等。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无法宣泄情绪,医务人员可能出现不愿与人沟通、容易发脾气、饮食无节制等情况。有些医务人员担心自己和家人会被传染,会出现反复洗手、反复洗澡等强迫行为。

•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疲乏、失眠、头晕、心慌、口干、躯体疼痛等。由于每个医务人员都要承担超负荷的工作,大脑和身体长期得不到休息,从而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产生相应症状。由于部分医务人员要随时待命,日夜颠倒,生物钟持续被打乱,容易出现难以入睡、做噩梦、惊醒等睡眠问题。

•职业倦怠或职业枯竭:研究表明,大部分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有职业倦怠感。此次疫情暴发,医务人员作为抗疫的先锋,经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与身体素质的考验,持续的压力容易导致对自己的职业失去信仰,产生职业倦怠感,甚至职业枯竭。

3.医疗护理人员如何快速评估自己的心理状态?

医务人员可以先进行自我评估,如果过去2周感到紧张、焦躁不安、难以静坐,或做事时没有精气神儿、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失眠导致次日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差错增加,则需要高度警觉,可能心理状态出现了问题,应积极应对。也可以选用简单的心理自评量表来评估自己的心理状态,下面推荐3个自评量表。

•9项健康自评量表(PHQ-9):见附录5。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GAD-7):见附录5。

•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见附录5。

4.医疗护理人员如何应对自己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

•认知策略:医务人员应调整自己的错误认知观念和非理性的思维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应该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在人类身上从未被发现的病毒,所以需要时间和经验去战胜它。医学不是万能的,患者的救治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医生的个人能力,它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该接受自身的不完美,不用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尽力去救治每一位患者,做到尽职尽责,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应该坦然接受。因此,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进行理性思考是关键。

•情绪调节

□倾诉:多与家人和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悲伤、喜悦、感动、苦闷等,寻求他们的共鸣和支持。

□学会及时发泄情绪: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运动等方式来发泄自己压抑的情绪。

•行为训练:医务人员可以适当做一些行为训练来缓解身体的疲累,洗涤自己的心灵。如渐进性肌肉放松法,参见第6章。

•咨询专业的心理人员:假如以上2种方式还无法缓解情绪,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人员,必要时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5.医疗护理人员如何预防心理应激反应的出现?

•明确自身价值:将社会上积极的评价、家人的理解转化为自己工作的动力和价值,获得职业使命感,从而充分认识自身价值,为自己的工作增添信心和勇气。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在疫情发生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都大大增加,长期体力透支、疲劳作战,不仅会降低救治工作的效率,还容易产生医疗差错。充足的休息不仅能缓解医务工作者的疲乏,同时能让他们有时间去调解自己的情绪,总结经验,从而更有效地工作。充足的营养和睡眠能保证医务工作者的体力,去适应和坚持这场长期战“疫”。

•经常与家人沟通交流:作为抗疫在前线的医务工作者,应该经常与家人沟通交流,分享在抗疫一线的小故事,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感动、欣慰,还是悲伤、难过,寻求家人的共鸣和理解,让自己明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家人的支持,以此来增加抗“疫”的信心。必要时,可以通过网络或和家人一起玩游戏、运动,来宣泄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