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应急事件期间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变化
突发应急事件期间,老年人活动范围减小,活动中心改变,加上感觉、运动、认知等生理变化的影响,心理特征也发生改变,尤其是患有躯体疾病者,表现为安全感下降、适应能力减退,容易出现失落感、自卑感、空虚感等。遇到突发应急事件时,老年人易发生情绪、躯体、行为及认知等方面的反应,如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反应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躯体反应,以及坐立不安、精神运动性抑制等行为。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老年人是感染该病的高危人群,并且感染后病情较重,病死率相对较高。因此,在突发应急事件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到来时,老年人无论是居家,还是作为该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或疑似患者或感染者,均易出现心理问题,可表现出更强烈的情绪、行为及躯体反应,如出现恐慌、紧张、害怕、焦虑、抑郁甚至消极绝望等情绪,所以在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应及时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免疫力,为老年人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提供积极的支持。老年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出现的常见应激反应如下。
1.情绪方面
老年人的情绪更加敏感,心理暗示性高,容易受各种传闻影响,不同程度地对突发应急事件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度紧张、焦虑、恐惧、害怕,担心突发事件如疫情无法控制,担心自己被感染,对干预措施容易抱怨、愤怒,对自己在不良处境时易绝望;在亲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失去亲人时易出现哀伤反应;在居家隔离期间可能出现焦虑、慌乱,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激惹,甚至出现情绪低落、悲伤及绝望。
老年人在得知自己密切接触过确诊患者后,更是担心自己可能染病,感到恐惧、焦虑、紧张,不知所措,整日坐卧不安,反复回忆与确诊者接触的各个环节;感到内疚,责怪患者或其他人,过分关注躯体的变化,捕风捉影,对躯体出现的不适或各种变化感到惊慌失措,表现为烦躁、易激惹、冲动易怒,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爱好减退,担心将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责怪自己给家人造成麻烦。
老年疑似者常对疾病和死亡感到恐惧,有强烈的不确定感;过分焦虑、紧张、担心,渴望马上得到确诊和治疗;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后悔、自责;对疾病过度担心和绝望,引发情绪不稳定、易激惹。面对健康的威胁和生命的不确定,老年人会产生巨大的恐惧感和无力感,会出现抑郁,甚至对他人或社会感到愤怒。
老年确诊者得知病情时,首先否认患病,极力回避,当反复确认后,表现为震惊、恐惧、不知所措,甚至麻木,表情茫然;有的老年人对于疾病降临到自己身上感到愤怒、抱怨,之后对病情加重和死亡感到恐惧,隔离治疗时挂念亲朋好友,出现明显焦虑不安,对治疗结果表示担心;也有些老年人病情稍有缓解便盲目乐观,病情稍有恶化又难以承受。
2.躯体方面
面对疫情,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在居家隔离时对身体感觉异常敏感,可出现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各个系统的症状,如胸痛、气短、腹部不适、腹泻、便秘、尿频、出汗、肌肉紧张、发抖、浑身乏力及头痛,总感觉心慌、胸闷、心悸等,警觉性增高,睡眠差(入睡困难、睡眠表浅、早醒、噩梦);有些个体出现血压升高、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甚至觉得原有的躯体疾病加重。
老年密切接触者可出现心慌、气短、头晕、乏力等各种躯体症状,严重时可以表现为“濒死感”,出现易惊醒、噩梦频繁。老年疑似者焦虑、恐惧的情绪可能促使原有的不适感加重,在原有不适感的基础上可能出现更多的躯体不适,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气短、失眠、尿频、便秘等。老年确诊者会出现更多症状,尤其是呼吸系统的不适症状会加重,身体更加虚弱,还会出现其他系统的不适感,如阵发性心慌、头晕甚至濒死感,整夜失眠,以及惊跳反应等。
3.行为方面
老年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长期居家时会出现疑病,过度关注媒体等报道的内容,并反复比对报道的症状与自己躯体出现的反应是否一致,反复测量体温及洗手,求证是否患病。有的老年人回避一些信息、场景等,容易发脾气,甚至出现攻击性言语;有的老年人生活懒散,发呆、少语,或手足无措、坐立不安等;有的老年人对在外的孩子过度担心,反复给孩子打电话等;有的老年人不断囤积食物、口罩及其他防护用品,或滥用“预防性药物”;有的老年人甚至出现长时间打游戏或使用成瘾物质,如烟、酒等。
老年密切接触者会出现反复去医院检查的现象,以及过度清洁、消毒或言语活动减少、不愿与人沟通、生活懒散等行为,甚至因愤怒情绪抱怨、迁怒他人,不愿配合隔离观察和医护人员的安排,与他人关系紧张,因小事出现过激行为等。
老年疑似者由于无法确定自己的健康状况,急切地寻找确定的答案,出现强迫性的搜索行为,寻找看似确定的信息,又不断怀疑信息的正确性,导致越发焦虑;对身体过分关注,反复要求家人、医生给自己明确的结果,反复要求进行医学检查,或逃避医生的检查和救治、不愿听从医嘱;远离家人,以防把疾病传染给家人。
老年确诊者对家人或医务人员更加依赖,把恢复健康的希望托付给医务人员,变得沉默寡言,有的老年人甚至开始与家人告别等;也可能出现各种猜疑,变得不信任医护人员,不配合治疗;有的老年人将儿女驱离,不愿拖累儿女。
4.认知方面
居家隔离的老年人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想问题片面,对身体各种感觉、变化特别关注,对别人、对自己是否戴口罩、是否咳嗽等行为过分在意,多疑敏感,有病不敢出门,更不敢去医院,觉得生活中充满各种各样的危险,感觉生命太脆弱。
老年密切接触者会出现注意范围狭窄,更关注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内容及与自己躯体情况相似的信息。有的老年人相信“偏方”,甚至迷信,疑病明显,认为自己已经患病,虽多次排除诊断仍不相信,反复到处求治。
老年疑似者和确诊者可出现思维偏执和绝对化、灾难化,难以接受他人的意见,变得敏感、好猜疑、犹豫不决,注意力下降。有的老年人否认患病,感觉不公平。
小结:老年人有其特殊的生理、心理及性格特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猝然发生的情况下,尽管人们已经对病毒的属性及传播方式有了一定认识,即通过正确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病毒感染,但老年人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后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的现状使老年人易发生心理变化,在情绪、躯体、行为及认知等方面产生应激反应,对突发的疫情产生恐慌、对未来感到不确定和悲观、对被感染感到绝望等,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及健康,需要精神卫生工作者认识这种情况并加以关注。
(潘 飞 严 芳 王剑英 李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