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状态
抑郁和焦虑常相互伴随,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合并焦虑障碍的终身患病率高达35%。突发应急事件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对诸多的未知,老年人很容易滋生焦虑情绪,焦虑持续存在,情绪也很容易低落。由疫情所致的长期居家、与外界的接触减少、娱乐活动减少、自由受到限制及各种渠道获得的疫情负面信息的影响,再加上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躯体疾病增加、心理功能倾向老化的特点,老年人很容易产生消极、悲观、孤独等负面情绪。通常情况下,抑郁情绪在短期内通过自行调节可恢复正常,但如果抑郁状态持续存在并超过一定时间,且不同程度地损害社会功能,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那么就可能是病理性抑郁,即抑郁发作。
在ICD-10中,抑郁发作的临床诊断标准:①症状标准,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下降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其他常见症状有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及食欲下降。②病程标准,病程持续至少2周。③排除标准,应明确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继发性抑郁障碍。④抑郁程度的划分,不同病情程度的划分有赖于综合的临床判断,包括日常工作和社交活动的表现等。根据抑郁发作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抑郁是指具有至少2条典型症状,再加上至少2条其他症状,且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社交活动有一定困难,社会功能受到影响。中度抑郁是指具有至少2条典型症状,再加上至少3条(最好4条)其他症状,且患者工作、社交或家务活动有相当困难。重度抑郁是指3条典型症状都应存在,并加上至少4条其他症状,其中某些症状应达到严重的程度;症状极为严重或起病非常急骤时,不足2周的病程也可做出诊断。除了在极有限的范围内,几乎不可能继续进行社交、工作或家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