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华医学健康科普知识库| 退出登录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热点   >  文章详情

案例八 通过正念缓解焦虑情绪的初三学生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8日 16:08 作者:马静,王长虹 单位:中华医学会
收藏

小刘,男,15岁,初三学生,由于疫情无法回学校学习,担心自己学习效率不高影响自己的中考成绩,考不上高中。每天看着中考倒计时,感觉时间很紧迫但是自己又没办法静下心来学习,近1个月来出现坐立不安、紧张、冒冷汗、心慌、失眠的情况。

在与小刘的交流中,治疗师发现他对于自己的学习状况比较焦虑,这种焦虑导致他对无法专注,而越是无法专注,就越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会下降,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需要用一些方法去面对这种焦虑和紧张,经过讨论,治疗师决定采用正念的方法来帮助小刘缓解焦虑、接纳自己的情绪、提高专注力。

整个治疗中主要采取正念呼吸来进行治疗,主要过程是:

第一步:治疗师介绍正念疗法,强调正念是一种有助于体验当下的方法,在正念呼吸的过程中不需要刻意去追求达到某种状态,不需要去刻意改变呼吸的节奏,只需要去感受呼吸本身的样子,如果走神,或者头脑中出现一些想法,这些都是很正常的,需要做的是保持不批评自己、不指责自己的态度,感受、接纳一切自己体验到的感受。

第二步:由治疗师念指导语,采用坐姿进行今天的练习,温和地看着前方或者是闭上眼睛,不管你坐在一张椅子还是地板上,以一种挺直的坐姿,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跟你的呼吸的感觉待在一起。让你的身体回到此刻,让你的心休息,带着一种善意的注意力去觉察自己的呼吸。

现在让我们做2次深呼吸,感受呼吸在你全身的流动。然后,让呼吸回到自然的节奏,把注意力带到身体中你最容易感觉到呼吸的地方,鼻孔、喉咙、胸口或是腹部,尽可能正念感受你的呼吸,任何时候你的注意力分散了(无论是在2次还是10次呼吸之后),当你意识到时尽快地、温和地把它带回来,这种重复地回到当下,就是对观察的训练,观察这口呼吸及当下这个时刻。在接下来的几次呼吸中,开始温和地默念“平静”和“自在”,把你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呼吸的感官变化上,让这些温和的词语去帮助你平静、放松,让心宁静,让专注力增强,平静、自在,让呼吸的节奏自然变化,有时会长一些,有时会短一些,每时每刻里只要简单地去感受现在,就是现在这一刻的节奏就好。当你体验到平静与自在时去感受它们的质感。

觉察到身体是一个整体的感觉;觉察呼吸进入和离开身体的更广阔的感受;觉察身体和地板、椅子、垫子或者板凳接触的地方出现的身体感觉,如触感、压力的感觉,以及双脚或双膝和地面的接触,或者臀部和支撑臂部物体的接触,双手放在大腿上或一起放在膝盖上的触感等。尽你所能地,将这些感受和呼吸及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感受,一起放进一个宽广的觉知之中。

可能你会发现头脑反复从呼吸和身体感觉的关注上走神。记住,这是头脑的一种自然倾向,且它着实不是一个错误,也不代表练习的失败或“没有做对”。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一样,不管任何时候你注意到你的注意力从身体感觉上游离,去觉察你在游离的瞬间中,温和地注意到在你头脑中的是什么,是“思考”“计划”“回忆”?还是其他的?然后重建你对呼吸感觉及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感觉的注意。

尽你所能地,从一个瞬间到又一个瞬间,与你身体的感觉待在一起,友善的温和的和感觉待在一起。

在治疗中,小刘对于治疗师的指导语的领悟能力很好,呼吸平稳,肌肉放松,当30分钟的治疗结束后,小刘说道:“我感觉好舒服啊。”他明显从这个温和而接纳的氛围中感到了放松,这种放松的感觉让他原本慌乱不定的内心变得安定。同时,治疗师将正念音频分享给他,并告知他只要保持正念的基本态度,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自己使用正念的方法,帮助自己在紧张焦虑的时候放松身心,让自己变得更稳定。在回访中,小刘表示自己有在家多练习,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小结:此章节介绍了8个关于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案例,年龄从5岁至16岁,治疗方法主要有游戏治疗、艺术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正念等,在实际的心理治疗当中,各个疗法的使用充满了灵活性,需要治疗师对孩子的状态,再给予合适的治疗方法,所以治疗师和相关心理工作者在处理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中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治疗方法,并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识别能力,以下案例中出现的人物均为化名,因篇幅有限,介绍了案例过程的主要部分,通过这些案例的呈现,能看到儿童和青少年在心理治疗当中是如何进行自我表达,疏导情绪和获得成长的力量,这也是心理治疗师和相关心理工作者孜孜不倦前进的动力。

(杨醉文 马 静 郭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