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1 咳嗽让你如此揪心
1.一般资料
咨询者K,男,29岁,未婚,急诊科医生,工作6年。疫情期间在急诊科工作。
2.主要心理问题
疫情期间,该咨询者每天在急诊科工作12小时,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疫情初期,医疗防护用品缺乏,口罩限量发放,从媒体得知存在无症状感染者,担心自己会被感染。同时,自己及科室内有部分同事出现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已经持续近1个月,尽管自己及同事已经做了胸部CT及核酸检测,均已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仍然十分担心,为此感到紧张、烦躁、焦虑,尚无情绪低落,无自杀观念,积极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3.量表评估结果
PHQ-9为25分,提示重度抑郁症状。
4.干预过程
(1)问题分析
1)长期关注疫情负面新闻,引起恐慌。
2)持续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容易联想自己患病,引起不安。
3)防护物资特别是口罩不足,得出自身防护不到位的结论。
(2)处理方法
1)共情:接纳自己目前出现的紧张、焦虑等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2)挖掘积极资源:疫情初期,防护物资调配不及时是暂时的,很快医务人员的防护物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患者就诊时通过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已经将绝大部分疑似患者分流;另外,医务人员的标准防护和安全距离的接触,也进一步降低了普通急诊科医生感染的风险。
3)认知治疗:认识自己的上呼吸道症状,通过医学检查已经排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4)放下手机,不去过分关注疫情的负面消息。
5)合理安排作息,休息时多与家人、朋友沟通。
6)推送放松练习的音频,每天入睡前练习15分钟,调整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5.效果评估
心理医生通过电话、微信与其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其按照心理医生的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总结
针对部分医务人员面对疫情可能出现的被感染的担心,继而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提示医疗机构应在防护物资上给予医务人员充分的保障,及时掌握医务人员的心理需求,给予积极正向的引导,疏导其不良情绪,帮助其学会放松,尽早解除医务人员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