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4 基层工作人员的担忧
1.一般资料
咨询者N,女,某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疫情期间参加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2.主要心理问题
该咨询者在疫情发生后,被抽调参加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常走村串户,到确诊者或疑似感染者家中入户调查,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有时还得不到群众的理解。该咨询者工作强度大,常常夜以继日工作,每天排查回来后,还要继续加班整理资料,查看各种文件和政策。睡眠严重不足,有时非常疲乏却无法入眠,感到一个月来身心疲惫,常常心慌、腰酸背痛,有时会出现头痛。曾有一段时间感冒,非常担心自己感染而焦虑,后来经过检查排除后才稍放心一些。该咨询者一个多月没有回家见家人和孩子,一是工作非常忙,二是担心自己携带病毒会感染家人,只能在视频中和家人交流,还得表现得很轻松,不想让家人担心。有时会想,还不如感染病毒了,自己能好好休息一下,不用这么成天奔波。通话时,该咨询者声音疲惫,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3.量表评估结果
PHQ-9为17分,提示中重度抑郁症状;GAD-7为20分,提示重度焦虑症状;PHQ-15为17分,提示重度躯体症状。
4.干预过程
主要采取线上心理咨询的方式,每次根据情况沟通15~30分钟。
第一次通话,给予共情,建立信任。倾听该咨询者的诉说,其声音疲惫不堪,了解其主要问题是疫情防控工作带来的压力和担心感染的焦虑。这是现实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因此,需要帮助其建立积极心态,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同时,推送放松练习等音频,鼓励其通过肢体的放松来逐步放松心情。还推送适合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自我催眠音频——内在生命力练习,从内心逐步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第二次通话,该咨询者首先反馈进行放松练习和内在生命力练习后,身体的疲倦得到缓解,内心也放松不少,睡眠问题明显好转。心理医生再进一步帮助其寻找其自身的资源:自身顽强和坚韧的生命力;家人对其的全力支持和理解。该咨询者更加感到内心有了动力,继续坚持目前的工作。心理医生推送睡眠保健操视频。
第三次通话,该咨询者说话语气较前要轻松,情绪稳定,能平心静气地述说,坚持每天做放松练习和睡眠保健操,睡眠变好,白天疲惫感减轻,自觉内心不再焦躁不安。近期疫情减轻,工作量也减少,回家的日子指日可待,更加坚定了其信心。
5.效果评估
该患者情绪明显好转,睡眠问题和各种躯体不适也缓解,对心理医生非常感谢。
6.总结
一些基层医务人员在此次疫情中长期处于抗疫第一线,任务重,风险高,时间长,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出现耗竭,不可避免出现诸多躯体不适,以及焦虑、抑郁情绪。因此,应当施行轮岗制度,让医务人员得到休息,同时,应配备心理医生,随时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及时解压,以免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胡 华 艾 明 陈建梅 韩志琴 江光华 陈小容 黎雪梅 陈 然 涂 静 杨 涵 单 谭 剑 吕 臻 王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