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华医学健康科普知识库| 退出登录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热点   >  文章详情

躯体化症状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8日 16:07 作者:李晏,张建宏 单位:中华医学会
收藏

躯体化症状是一种反应,是指个体的情绪问题或心理障碍没有以心理症状表现出来,而转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躯体化症状产生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性格、应激事件和环境因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带给人们压力感,让人们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进而引发躯体化症状。

躯体化症状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涉及多个系统的多种症状。例如,头、腹、背、关节、四肢、直肠等部位疼痛;打嗝、反酸、恶心、腹胀、食欲缺乏、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吞咽困难、抽搐、抽动、失眠、步态不稳、视物模糊或复视、瘫痪或肌无力、失聪等假性神经系统症状;性冷淡、勃起或射精功能障碍等生殖系统症状;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异常的皮肤感觉症状;心率快、呼吸不畅、咽部异物感、喉部或胸部紧缩感、疲劳、无力、睡眠问题、体重减轻等其他症状。除躯体症状外,患者存在对无器质性基础的躯体症状持续高水平的焦虑、灾难化解释及过度疾病归因等不恰当思维,消耗过度时间和精力在求医问诊上,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