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化症状
案例15:我的喉咙为什么总感觉堵着?
某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22岁。即使在工作环境中“全副武装”,每接触完一个患者都要洗手或用酒精消毒,工作回家后还是觉得自己的喉咙不舒服,感觉有点堵,总是想清清喉咙;吃东西能够顺利地咽下去,但没什么食欲;胸口也闷闷的;反复测体温都是正常的,胸部CT也没有阳性发现,但还是不放心;回到家就自行隔离在一个房间里,把家里划分出污染区、过渡区和清洁区,除了上卫生间,都自己一个人躲在隔离的房间里,不跟家人接触,有事用微信联系。
答: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和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求助者在医院里是有可能接触到患者的,担心自己被传染也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这种焦虑反应让咽喉部产生了不适的体验。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们需要了解正确的信息,如该病毒以呼吸道飞沫和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也存在传染的可能。所以求助者需要做足防护,房间要通风,个人防护用品佩戴齐全,勤洗手,做到一诊室一患者。如果发现自己有症状,可以进行检查,并相信检查的结果。与家人沟通时可以采用室内佩戴口罩聊天或视频聊天等多种方式。给自己布置一些任务并完成,分散自己对躯体不适的关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充分的营养。
案例16:我的大便次数怎么增多了?
某男,残疾人专职委员,52岁。最近大便次数增加,以为是食物问题引起的腹泻,吃了止泻药和抗炎药都没有作用。起初一日2~3次,渐渐地变成一日5~6次,大便检查正常。求助者没法外出工作,出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附近哪里有厕所,感到十分痛苦。但如果不出门,或在室内完成工作时,大便的次数反而减少。一旦接到任务需要出门,就总想跑厕所。
答:换个角度看,这其实是一种提醒。就像开车的时候看到仪表盘上的符号亮了,人就会停下来检查车子一样。这是身体在告诉自己,目前的压力已经激活身体的“警报系统”了,说明个体前期应对压力的策略不奏效了,需要停下来好好反思自己的情绪,审查自己的处理策略。当然,在根本上,这还是焦虑情绪带来的肠道易激惹症状。首先,求助者需要意识到自己可能是焦虑了,此时需要好好地理一理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现在处在焦虑状态中,看看是什么引起的焦虑,理顺那些自己独自处理不了的问题,适当寻求他人的帮助。例如,考虑到症状的特殊性,向领导申请暂时不做需要外出的工作或负责办公室附近的区域;检视自己的躯体感受,通过呼吸放松、冥想、肌肉放松等训练缓解焦虑。上述方法如果效果不佳,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抗焦虑药物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案例17:我的胸口怎么总是感觉“火辣辣”的?
某女,居委会干事,48岁。最近总觉得胸口像糊了一层辣椒面一样,“火辣辣”地痛,吃一点东西就胀得难受,想打嗝打不出,觉得胸前有一股热气,从肚脐向上冲到咽喉部,上不去也下不来。以为是胃病,服用相关药物也无效。
答:身体的感觉能让人们感受到内心世界,热气上涌却找不到出口带来的那种堵塞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提示内心有压力却释放不出来。这恰恰是一个让求助者学习通过注意身体感觉,辨认自己情绪的机会。当求助者察觉并接纳这一点时,身体的症状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因为它作为警报器已经达到了目的。接下来需要求助者恢复身体的内在韵律和节奏,求助者应尽量保持正常的一日三餐和充足的睡眠;利用工作的空隙做些简单的运动,听听自己熟悉的音乐,跳跳自己喜欢的舞步;跟亲密的家人拥抱一下,或让家人帮着在肩膀和腰部涂点润肤露,轻轻地揉开;练习正念呼吸,降低“警报系统”的兴奋性。想象一下这种热气或“火辣辣”的感觉就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他”在故意挑衅你,你可以选择不理睬“他”,让这种感觉顺其自然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借助一些药物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策略。
案例18:我为什么全身痒,又没有疹子?
某女,网格员,32岁。以前身体很好,也没有发现过敏史。现在全身总是觉得痒,也没有出疹子,身上的皮肤抓破了也止不住痒,去皮肤科看诊,也查不出明确的病因,试过好几种治疗皮肤病的药膏,都没什么效果。同时又很担心,害怕自己的手不干净,抓破皮肤引起感染,整天焦虑不安。
答:皮肤感觉异常是身体发出的信号,由于过度的应激,造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发生紊乱,体内各种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失去平衡,传递感觉的神经系统工作也就出现错误,很容易出现感觉异常。面对这样的情况,求助者需要尽力地恢复身体的节律,保持既往的饮食习惯,恢复既往的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用正念呼吸和冥想训练帮助自己放松心情。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适当的抚触,可以使用精油揉搓,也可以将温水装在气球里,从头面部到脚滚动,依次接触自己的皮肤,当进行这样的活动时,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感觉和呼吸上。
案例19:我的脖子怎么硬了?
某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36岁。这段时间总是感到疲劳、心累、肩背痛,痛得受不了的时候向上放射到颈部和头皮,牵涉导致颈部僵硬、动不了。自己担心是长期坐在电脑前颈椎出了问题,检查后没有发现明显异常。但颈部还是痛,且仍僵硬、没法转动。又担心会不会是脑膜炎,可是确诊需要做腰椎穿刺,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这种有创的检查又令人不放心。求助者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答:求助者出现这样的症状,首先还是需要排除身体疾病,可以向神经内科的医生寻求帮助,通过采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脑膜炎的可能。通常脑膜炎除了颈部僵硬、头痛外,还会有发热(通常是高热)和脑膜刺激征的症状,这些通过体格检查就能发现,还可能出现呕吐、嗜睡或视物模糊等症状。如果真的需要做腰椎穿刺,现在医院系统的管控排查也是非常严格的,一次性的无菌材料、规范的操作及严密的防护下,检查者不易感染其他疾病。如果检查发现不是躯体疾病,那么可能需要检视一下情绪,是不是因为太紧张而导致肌肉总是在收缩,进而出现疼痛、僵硬。除了使用放松技巧帮助自己放松情绪以外,求助者还可以试着做一些投篮的动作,或双臂上举慢步走一会儿,打太极拳和八段锦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有助于缓解肌肉的紧张和僵硬。
(张锦黎 史利静 张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