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华医学健康科普知识库| 退出登录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热点   >  文章详情

躯体化症状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8日 16:08 作者:李玉凤,王华丽,宋景贵 单位:中华医学会
收藏

躯体化症状是指缺乏客观的医学检查证据,不能用已知的生理学或医学知识解释的躯体不适。躯体化症状涵盖的症状数量非常多,几乎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在呼吸循环系统中,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悸、胸闷、心跳加速、心前区不适、心因性咳嗽、非心脏性胸痛及过度换气综合征等。在消化系统中,表现为神经性腹泻、腹痛、频繁稀便、胀气、反胃、恶心及胃痉挛。在神经系统中,表现为头晕、偏瘫及感觉障碍。此外,还有出汗、震颤、排尿困难、尿频、呃逆、肌肉酸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疲劳等。

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躯体疾病增多,对躯体关注增加,常有各种躯体不适。面对突发应急事件,为减轻压力,老年人会不由自主地关注自己的躯体不适,进而躯体不适被放大,这样一来感知更加敏感,担忧也更严重,越加关注,症状也越明显。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多次医学检查为阴性结果,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躯体形式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组以持久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基本特征的精神障碍。该病患者常反复就医,多就诊于综合医院的非精神科,具有症状复杂多样、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疾病依据、进行反复检查和治疗、疗效不佳、影响医患关系、诊断名称含糊、多样等特点。即使有时患者确实患有某种躯体疾病,也不能解释其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即使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患者也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在ICD-10中,躯体形式障碍主要包括躯体化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和其他躯体形式障碍等。常见的躯体化障碍的临床诊断要点:①存在各式各样、变化多端的躯体症状至少2年,且未发现任何恰当的躯体解释。②不断拒绝多位医生关于其症状没有躯体疾病解释的忠告与保证。③症状及其所致行为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当老年人出现躯体症状时,即使存在明确的精神心理问题,也不应忽视躯体疾病的存在,应结合病史,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精神检查结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免漏诊、误诊,贻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