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华医学健康科普知识库| 退出登录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热点   >  文章详情

护好女人骨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8日 16:08 作者:李晨玉,庄玲,殷大奎 单位:中华医学会
收藏

1.更年期女性如何避免膝关节疼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更年期女性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骨质逐渐丢失,容易引发膝关节疼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科学晒太阳以促进钙吸收,不要隔着玻璃晒,在中午前后晒,每天半小时就可以。

(2)补钙,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查了解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并通过含钙丰富的食物和(或)药物补充钙质。

(3)可以服用氨基葡萄糖等药物来补充软骨素,保护关节软骨。

(4)注意膝部保暖,避免长期处于湿冷环境,尽量不穿露出膝关节的裙子,冬季可以穿带有红外线加热的护膝。

(5)减少上下楼梯等对膝关节的磨损,能乘电梯尽量用电梯,住房建议住1~2层或电梯房。

(6)适度运动,可以采用散步和蹬车等对膝关节伤害少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和长时间的运动。

2.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经常手腕关节痛,有没有可能治愈?哪一种治疗方法比较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类风湿关节炎俗称不死的癌症,完全治愈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通过科学的治疗,可以长期稳定地缓解关节疼痛和畸形等症状,让疾病不加重和发展。

治疗方式没有哪一种能适合所有病情,得去风湿免疫科做详细的血液免疫检查及其他检查,看看属于哪种类型,哪个阶段,然后再确定用何种最适宜的治疗手段,定期复查,看看是否要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方式包括外用药,如膏药或者乳剂;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控制急性炎症和减轻急慢性疼痛;免疫制剂;中草药;外科治疗,包括切除滑膜、松解神经或者矫正畸形。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的阶梯治疗体系,从保守治疗到手术治疗,应当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

3.产后一直腰部疼痛,不敢坐和躺,站得时间长了也不行,怎么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孕妇怀孕期间,随着胎儿月龄的增大,孕妇的腹部前倾,腰部受力增加,肌肉过度疲劳,容易引发疼痛。这个时候需要区分腰痛的来源是脊柱还是腰部的肌肉疼痛。

如果是腰部肌肉的劳损,注意休息,可以贴一些镇痛的膏药,予以热敷,必要时可服用一些非甾体类药物缓解疼痛。在生活中,减少腰部负重,例如,捡东西时不要弯腰而是蹲下去;戴护腰维持腰部稳定,分担腰部肌肉负重。疼痛缓解时,增强腰大肌等核心肌群的锻炼,比如五点支撑和平板支撑。

如果疼痛来源于脊柱,需要听从专业医师的指导,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干预。

4.得了腕管综合征,腕部疼痛怎么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腕管综合征的疼痛是因为腕管内部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所导致的。当出现腕管综合征后,首先是患肢手腕部需要休息,避免疲劳。同时,口服神经营养药物和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贴剂或乳胶剂至少2周。必要时可以在B超监视下局部封闭,注射激素,减轻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和变性,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采用以上方法治疗后,如疼痛无明显缓解,并伴有手指麻木感、肌力下降等症状时,说明神经受损严重,此时需要进行手术对腕管进行松解,解除神经压迫。

5.产后脚后跟疼痛是怎么回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产妇在产后活动时出现脚跟部的疼痛,这可能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

(1)怀孕期间孕妇体内高分泌的松弛素会使韧带松弛,效率降低,导致产后活动时,足后跟周围稳定结构容易疲劳,产生疼痛。

(2)脂肪垫炎:孕妇活动减少,足跟的脂肪垫会出现退化现象,一旦下地行走,退化的脂肪垫由于受不了体重的压力和行走时的震动,会出现脂肪垫水肿、充血等炎症现象,从而引发疼痛。

(3)跖筋膜炎:孕妇的体重增加,怀孕期间和产后活动时足底的跖筋膜受压增大,诱发跖筋膜炎。

6.盆骨前倾可以后天矫正吗?健身是否可以改善?是否需要就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骨盆前倾又叫做下交叉综合征,是康复领域内的一种疾病概念,是因为由于长期姿势不正确或过度劳损导致的骨盆附近软组织失衡导致的,又由于该部位位于身体靠下的位置,所以,被定义为下交叉综合征。这种失衡是可以通过后天矫正的。通过健身改善软组织平衡可以改善骨盆前倾,例如:牵拉髂腰肌、放松背部肌肉、增强核心肌群的锻炼和臀大肌及大腿后肌群的力量训练。

骨盆长时间前倾,不但影响美观,严重的话更会加重下背部及颈部的负担,造成下背疼痛与肩颈酸痛等问题,所以,出现症状后,需要前往康复科或者骨科就诊。

7.总是弯腰驼背,如何练出线条优美的线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弯腰驼背首先是核心肌群与背部肌群力量不足导致的,其次圆形肩和“富贵肩”是因为姿势不良、上肢带和肩部肌肉失衡导致的。

首先是生活中保持正确的抬头挺胸姿势,其次要坚持做有氧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和改善肌肉线条。然后是增加核心肌群的锻炼,这是肌肉力量训练和改善软组织平衡的首要方式,如平板支撑、卷腹、卷腹抬腿。最后是可以做一些增强背部肌肉的锻炼,如各种角度的拉背、抬手开合、外展转体、背部伸展等。在锻炼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条件,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和强度。

8.女性什么年龄段容易骨质疏松?如何预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绝经以后的女性容易骨质疏松。绝经以后,女性的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能够抑制骨吸收,提升骨骼的力学敏感性,保护我们的骨骼,所以,当雌激素水平降低以后,骨量丢失增加,容易演变为骨质疏松。

为了预防由雌激素减少导致的骨质疏松,可以口服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避免过量饮酒和喝咖啡,养成规律负重运动的好习惯,增加在阳光下活动的时间。由于雌激素还涉及体内其他组织的代谢、分泌情况,不建议自行服用雌激素预防绝经后的骨质疏松。

9.哪些健身运动可以保持骨骼年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健身可以保持、提升骨骼的力学敏感性,减少骨量丢失;另一方面,健身能够维持健康的BMI指数(身高体重指数),使骨骼的负重在一个健康的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骨量丢失。

主要是进行一些需要下地负重的运动,如坚持每天走路、跑步一段时间等,并且开始得越早越好。日本的研究发现,年轻时做负重运动的好处可能持续至少40年。英国的研究显示,在初中和高中经常参加负重运动,如跑跳、网球、排球的女性,在成人后,比起很少运动或是参与非负重运动的女性,骨质强度明显更好。

10.中年女人骨骼身型为啥不好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生理条件下,中年人的骨骼形态基本和青年时保持一致,之所以部分人认为中年女人的骨骼身型不好看是因为脂肪、体态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男人和女人步入中年后,代谢平衡会发生变化,脂肪容易堆积。

(2)步入中年以后,皮肤逐渐松弛,胸型、体型会发生变化。

(3)女性生孩子以后,骨盆会被撑开,如果没有进行适宜的产后功能锻炼,会导致身型变化。

(4)中年人的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工作繁忙,脂肪容易堆积,形成圆肩驼背和梨型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