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华医学健康科普知识库| 退出登录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 1 查看购物车
  • 2 核对订单信息
  • 3 订单提交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热点   >  文章详情

突发应急事件概述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8日 16:08 作者:马静,王长虹 单位:中华医学会
收藏

在日常生活中,生活总会出现一些小插曲,一些小事件很快会被人忘记,而一些事件会给一个人的生活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记。一些需要做适应性改变的环境变化,如居住地点改变,入学或毕业,变换工作或失业,以及家庭重要成员的出生、离去和亡故等情况均为应激性生活事件。突发应急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需要立即处理的紧急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应急事件对全社会的影响涉及范围广。纵观人类历史,各类传染病时常暴发流行,如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1555年,墨西哥发生天花大流行,造成约200万人死亡;1900—1909年,俄国因感染天花而死亡的人数约50万人。至今已出现过7次霍乱大流行,1826—1837年发生第二次霍乱大流行,疫情从俄国开始,先后传到德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1846—1863年发生霍乱第三次大流行,波及整个北半球。据权威数据分析,全球范围内每年有130万~400万例霍乱病例,可导致2.1万~14.3万人死亡。鼠疫病毒的传播流行同样肆无忌惮,公元6世纪,第一次鼠疫大流行起源于中东地区,持续了60年;1347—1351年鼠疫在欧洲蔓延;1894年中国香港地区开始出现鼠疫大流行,并在20世纪30年代疫情到达高峰,范围波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60多个国家,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有时与普通感冒难以区别,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例如历史上发生的“1918年大流感”事件,1918年3月4日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军营发生流感,接着中国、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暴发流感,1918年秋季流感在全球暴发,直至1920年春季,全球约10亿人感染流感,并导致近4000万人死亡。时至今日,这些传染病仍然是世界各国卫生健康领域监控的重点对象,传染病防控不能有丝毫松懈。

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交通更加便利,疫情往往会影响很多国家。2002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广东顺德首次出现,并迅速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SARS疫情才被逐渐消灭。此次疫情中国感染病例数为7390例,死亡病例数为694例,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医务人员感染人数为917例,其中284例不幸因公殉职。SARS疫情也促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诞生:2003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第376号令,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从此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了法律依据。这些举措给我国后续疫情的防控奠定了基础。

2019年12月下旬,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月30日发布公告将此次疫情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吸取既往疫情的教训,根据疫情程度,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实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应急响应,采取封城、停工停学、居家隔离、严禁不必要的出行等有效举措,积极救治感染人员,政府调集各地医务人员支援重灾区湖北省,开通各种心理咨询渠道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需要。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军地协同下,医护人员勇敢抗疫,部分国家、地区及友好人士积极给予物资援助,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主要发生于非洲地区,多次造成重大疫情的暴发。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宣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对其他国家造成风险,需要做出“非常规”反应,所有报告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国家,都应该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截至2014年1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数据显示,在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肆虐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西非三国的感染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已达19 031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7373人。2019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非洲国家刚果(金)暴发的埃博拉病毒疫情目前已成为全球卫生紧急事件。过去4次类似声明针对的疫情包括:①2009年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情;②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病毒疫情;③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④2016年寨卡病毒疫情。这4类重大疫情发生的地区往往经济不发达,疫情暴发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手足口病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肠道病毒71型为其中一种可引起发病的肠道病毒。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了手足口病,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1981年我国上海地区首次发现并报道了手足口病,此后每年都有病例的报道。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手足口病疫情给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带来严重威胁。患病人群主要为3岁及3岁以下的婴幼儿,病程5~10天,预后良好且多数可自愈,个别患儿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此时患儿的亲属往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

重大自然灾害也是突发公共事件,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此次地震被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10个县(市),较重灾区41个县(市),一般灾区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 227人死亡,374 643人受伤,17 923人失踪,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更是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悲痛记忆。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社会安全事件也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如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造成13人死亡,约5500人中毒,1036人住院治疗。事发当天,日本政府所在地及国会周围的几条地铁主干线被迫关闭,26个地铁站受到影响,东京交通陷入一片混乱。此次事件给当时刚刚经历过“阪神大地震”的日本社会和公众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能传染人类,感染后的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从而导致患者死亡,病死率高。历史上有过多次禽流感大暴发,1878年,禽流感在意大利的首次暴发使人们开始认识这种极具杀伤力的传染病;1997年中国香港地区暴发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禽流感;2003年发生在荷兰的禽流感疫情是波及最广的一次。据我国原农业部2016年3月份的统计数据,2005年以来,我国共发生35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共有19.4万只禽发病,18.6万只死亡,扑杀2284.9万只。据WHO统计,2003年12月至2006年1月,全球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数149人,死亡人数达到80人。这类人畜共患病可能会引起社会恐慌。

2011年9月28日开始,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荔湾区先后发生多例职业中毒事故。截至2012年2月27日,此次事故先后造成39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涉及39家制鞋、箱包制造及皮革加工企业。这种小范围的公共事件对受害者家庭造成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在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自身的经济开发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威胁到自身的安全。史上最有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在苏联时期乌克兰北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子反应堆事故。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目前为止第二例为2011年3月11日发生于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持续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辐射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对当地的影响巨大,以核电站为中心,30千米范围内十几万人全部迁走,此后20年,普里皮亚季城相当于“死城”,仍然不适合人类居住。统计数据表明为了挽救消除这个事故的后果,所耗费的金钱及人力、物力大概是当初建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100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发现突发公共事件必备“突发性”及“受害人为公共人群”这两大特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颁布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满足各类突发应急事件的事前、事中及事后防控的工作需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而全社会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均有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诱发或促成部分突发事件的发生,只有严格按照章程办事,不越雷池一步,做好本职工作,才能防微杜渐,把各种人为事故扼杀在萌芽阶段。先后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医务工作者和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应该及时总结突发应急事件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更好的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减轻此次疫情过后公众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在突发应急事件发生的早期,可通过各种媒介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及时分享我们的心理健康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应急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

突发应急事件影响范围广泛,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由于突发应急事件的不可预测性,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受害人的身心健康,特别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儿童青少年人群。作为医务工作者和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对身处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我们来说,担负起自身职责,做好调研工作,提出应对方法,向公众传达出有效信息,减轻疫情中的儿童青少年所受到的负面影响,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我们将以此次疫情为契机,积极探索突发应急事件中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识别及应对策略。

(武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