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 被焦虑偷走的睡眠
1.一般资料
咨询者C,女,39岁,护士,已婚,育有一子。
2.主要心理问题
该咨询者的丈夫是呼吸科医生,今年大年初一就被紧急抽调去了医院隔离病房工作,两人至今未见面,家里还有一个12岁的孩子。
自丈夫去隔离病房的那一天开始,该咨询者就开始心里惴惴不安。当听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率很高,又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时,该咨询者整天都担心丈夫被传染上。“如果丈夫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很可能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那我们的孩子今后怎么办?家里人怎么办?我又怎么办啊!”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该咨询者都在胡思乱想,然后出现了失眠。2周过后,其丈夫在电话、视频里告知她现在防护条件越来越好,他自己也很注意自我防护,该咨询者内心的恐惧越来越少,但仍会胡思乱想、难以入眠。例如,孩子半个多月没见到爸爸了,我明天又是整班,最近完全没时间陪他,昨天发现他好多英语单词都忘记了,再这样下去该怎么办啊?
3.量表评估结果
GAD-7为13分,提示中度焦虑症状。在与该咨询者的交谈过程中,发现其情绪异常焦虑。心理医生让其充分表达时,甚至在热线电话的那一头大哭了一场。
4.干预过程
针对该咨询者的具体情况,心理医生安慰她这是非常时期的特殊经历,出现焦虑、失眠是正常的。心理医生教会其如何进行深呼吸、如何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练习,之后其心慌症状减轻,思维也不像之前那样不受控制了。慢慢地,该咨询者入睡没有那么困难了,虽然还会醒来两三次,但可以继续入睡。
5.效果评估
效果较好,建立咨询者与干预者的关系联盟。该咨询者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和自己的努力,其焦虑、失眠有所改善。
6.总结
该咨询者是医务人员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出现的恐惧、焦虑、自责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进行科学的防护、接收准确的消息、及时沟通,是消除恐惧和焦虑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