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患者的康复评估
一、身体功能评估
(一)一般资料
进行康复评估前,应明确患者的病史、病程、既往史、有意义的家族史及个人史等。
(二)呼吸困难评估
常用的呼吸困难指数量表包括mMRC量表和Borg呼吸困难评分量表。详见第3章第2节的相关内容。
(三)胸部体格检查评估
详见第3章第2节的相关内容。
(四)运动能力评估
1.肌力评估 可采用握力评估、徒手肌力测试等。
2.步行试验 可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详见第3章第2节的相关内容)。
3.心肺运动试验 该试验是伴有代谢测定的运动试验,通过综合心与肺在一定功率负荷下测出摄氧量及二氧化碳排出量等代谢指标、通气指标及心电图变化来反映人体最大有氧代谢能力和心肺储备能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尤其是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在恢复期仍有运动受限、呼吸困难等问题,心肺运动试验可评估其心肺功能的受损程度,同时可指导制订心肺康复计划和运动处方、监测康复治疗反应及评估治疗效果等。
(五)辅助检查评估
1.肺功能评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时也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合适的防护操作,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二级防护措施,必须使用一次性高效呼吸过滤器。可进行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气道激发试验及支气管舒张试验等测定。肺通气功能主要的测量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1秒率(FEV1/FVC),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及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等。肺换气功能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DLCO)和弥散系数[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气量(ventilation of alveolar,VA)之比(DLCO/VA),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80%为正常]。
2.呼吸肌肌力和耐力评估 可采用口腔最大吸气压(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MIP)、最大呼气压(maximum expiratory pressure,MEP)来评估呼吸肌功能。如果怀疑重症恢复后的患者呼吸肌肌力下降,可考虑进行上述评估。
3.胸部影像学评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的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恢复期改变。CT显示病变范围缩小,密度减低,渗出物吸收,肺实变病灶逐渐吸收消散,可完全消失或残存肺纤维条索影等。
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详见第3章第2节的相关内容。
三、生活质量评分
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量表(St.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可用于评估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该量表主要基于3个方面(症状、活动、社会和心理影响)进行评估,最终得到一个总分,总分越高,问题越严重。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调查量表(chronic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CRQ)可评估生活质量、日常活动和症状(如呼吸困难、疲劳和其他症状)。
四、营养评估
可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量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进行筛查,如果总分≥3分即认为有营养风险,应尽早进行营养评估,制订营养支持计划。营养评估的指标包括药物、营养、就医史、体格检查、人体测量及实验室资料。人体测量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TSF)和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实验室资料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等。如果测评者以上指标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则被认为存在营养不良。
五、认知功能评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尤其是曾收住ICU的危重型患者,可能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可在出院后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
六、吞咽功能评估
有吞咽功能障碍高危因素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必要时可进行吞咽造影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或纤维内镜吞咽功能检查(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swallowing,FEES)。
七、心理、睡眠评估
可应用PHQ-9、GAD-7及PSQI等进行心理、睡眠方面的评估(详见第3章第1节的相关内容)。